[ 字体大小 :  小   中   大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惠州要闻
东坡书院重新挂牌后恢复传统:“白鹤峰寿苏会”1月18日举办
时间 : 2025-01-10 18:14:00   来源 : 惠州文明网

  惠州苏东坡祠德有邻堂背后,有一座古香古色的建筑,额题“东坡书院”,东坡塑像矗立于大堂中央,常见市民游客到此缅怀追慕东坡,并参加文化活动。

  东坡书院始建于元代,有近680年历史,美俗流传,弦歌不绝。2023年底东坡书院重新挂牌以来,恢复祭祀功能,重现寿苏会传统习俗,并多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弘扬东坡文化,助力惠州打造“岭南东坡文化中心”。

  

东坡粉丝参加东坡诗词诵读会。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燕居殿重新挂上“东坡书院”匾额

  苏轼寓居惠州两年八个月,白鹤峰新居是其最后一处居所,也是其出资建造的居所。苏轼及其家眷相继离开惠州后,惠州人在白鹤峰新居建苏东坡祠,祭祀怀念苏轼。

  据相关史料记载,元至正六年(1346),惠州官方扩建苏东坡祠,祠中原有的孔子燕居殿扩建并立为东坡书院,成为苏东坡祠的重要组成部分。

  “惠州元代最具影响意义的文教举措,是在白鹤峰苏东坡祠内修建东坡书院。”《惠州文化教育源流》一书指出,元代的东坡书院最初与宋代的惠州聚贤堂一样,主要是一所祭祀式书院,后又建有义学、书舍,兼具招生教学的功能。每年农历腊月十九是苏轼的诞辰日,也是东坡书院举行祭祀的时间,长官属吏、师儒学子前来依制行仪,兼作文酒之会。在平时,东坡书院也是文人雅士首选的去处,留下的各类作品蔚为壮观,构成惠州历史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丰湖书院和东坡书院先后建立,形成了“鹤峰西子两相眸”的官私教育并存格局,为“尊显斯文,化民成俗”发挥各自的作用,影响深远。

  前些年,在惠州苏东坡祠复原工程中,燕居殿得以重建。2023年底,惠州文化部门按照传统,将燕居殿改为书院,重新挂上“东坡书院”匾额。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东坡书院的重新建立,旨在纪念苏轼对惠州文化的贡献,同时也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国古代的学术与文化。东坡书院重新挂牌后,纪念东坡诞辰的“寿苏会”重现,文化惠民活动日益活跃起来。东坡书院伴随“文化+旅游”走进人们的生活,成为游人了解东坡寓惠文化的窗口,更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弘扬的重要力量。

  “白鹤峰寿苏会”1月18日举办

  2024年1月29日,市博物馆、市东坡文化协会、世界苏氏宗亲总会在东坡书院举办纪念苏东坡诞辰987周年暨“苏东坡与惠州”专题分享会,延续千年的寿苏会和文人雅集再次上演。“寿苏”仪式质朴而雅致,人们献花、敬香、祝词祷告、行鞠躬礼,聆听坡公遗韵,共仰鹤峰之尊,弹奏古琴、吟诵诗词,在悠长古韵中体验东坡文化,表达对苏东坡的敬仰之情。

  此外,在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的指导下,市博物馆在东坡书院多次开展文化惠民活动,如“荷风轻响雨霁虹霓”“咏苏听琴·夏日雅集”“夏日亲子国风竹编扇”“东坡有约——约你快乐捡跑”“宋代点茶体验活动”等,传承东坡文化与中华经典,提升广大市民的审美素养和文化鉴赏能力,同时弘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游学理念。

  据统计,2024年,惠州苏东坡祠(包括东坡书院)、东坡纪念馆共举办110多场文化惠民活动,包括东坡读书分享会、DIY手工、非遗体验等,接待游客65.8万人次。市博物馆讲解服务部副主任周欣介绍,这些活动很受欢迎,市民游客参与度很高,现场氛围也很好,不仅让市民游客感受到东坡先生的人格魅力和生活情趣,也使得惠州苏东坡祠更富文化内涵,更有书香诗意。

  “作为苏东坡寓居的重要城市,惠州有寿苏传统,以歌、咏、书、画等形式纪念东坡,可谓‘岁岁为公祝生日,胭脂藤菜采丰湖’。”周欣说,2025年惠州市东坡文化月暨“请到广东过大年·一起‘惠’精彩”系列活动中,市博物馆在惠州苏东坡祠(包括东坡书院)策划组织近10场特色活动,恰逢苏东坡988周年诞辰将至,“白鹤峰寿苏会”活动将于1月18日(农历腊月十九)举办,通过献花、读书、吟诗、赏乐、雅集等方式,追忆这位济世救民、一往情深、旷达乐观的大文豪。

  除了节假日、特定纪念日的活动,惠州苏东坡祠(包括东坡书院)还将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我们会在每个月的第一个周日下午举办古琴和吟诵活动,每月举办2场东坡文化与非遗文化相融合的亲子活动。”周欣说,市博物馆将继续策划组织更多与东坡文化相关的惠民活动,市民游客可以通过惠州市博物馆微信公众号及时了解活动情况并参与。()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香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