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龙江镇石前村,有这样一位村医,他用一个药箱、一份电子表格系统以及一颗热诚之心,默默守护着近1200名村民的健康。他是刘家福,被村民亲切地称为贴心健康“守护人”。
村民病情触屏可查
清晨的阳光洒在石前村的村道上,刘家福已经开始了他的随访工作。他来到一户院子门口,与村民沈叔唠起了家常:“沈叔,最近天气凉,有没有添件衣服?”这样的问候,既是他随访探病的“起手式”,也是他与村民拉近距离的方式。在刘家福看来,和村民聊熟了,才能了解到更详细的病情信息,村民才更愿意配合检查和听从医嘱。
刘家福到村民家看病问诊。
离开沈叔家后,刘家福打开手机通讯录。通讯录里记录着每一位村民的健康信息,信息的命名方式独特,如“石××石慢高糖沈××”,这代表“石前村石前小组××号村民沈某,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属于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通讯录里,除了电话号码等基本信息外,还详细记录着每次随访的日期、地点,患者的心率、血压、血糖以及自述、开药、服药等相关信息。在这个“数据库”里,近200位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或需要关注的特殊群体的病情信息一目了然。
“2024三8到家、158/58、症:手足麻痹……”刘家福一边翻阅检查记录,一边更新本次随访信息。至此,一户人家的随访工作告一段落。
为了更好地管理这些信息,刘家福还根据石前村的实际情况,摸索制作出一套表格系统。这套系统能更快捷、方便地关注村里不同群体的健康动态,为公共卫生工作提供有力支持。
“刘医生戴个粗框眼镜,看起来像‘IT男’,穿上白大褂时,更是暖心男。”在石前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阮城威看来,医生会做电子系统并非易事。表格里的每一行信息,都倾注了刘家福的行医担当与铁肩道义。
“慢性病管理是日常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内容。做系统、做归纳,只是方便自己更清晰地掌握村民的健康信息。”刘家福说,每一次随访、信息更新都相当于一次温故知新,对村民的健康情况了然于心,是他应尽的本分。
节假日义务当景区医生
在日常接诊、随访工作中,刘家福发现,“小病拖、大病扛”的错误观念在一些村民中仍存在。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他坚持以闲话家常的形式,用大白话、真案例传播健康知识、讲解医疗政策,打消村民顾虑,改变村民健康观念。
“刘医生给大家提供了很多便民服务,现在村民有什么病痛,首先都会找他看看。”阮城威说。无论是长者,还是行动不便的患者,只要村民有需要,刘家福都会主动减免药费,并不辞辛劳地将药送到村民家中,还时常接送病人到卫生站看病。
在担任石前村村医的5年时光里,刘家福在为村民筑起健康保障的同时,还为石前村文旅产业发展默默付出。
乘着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与“百千万工程”的东风,石前村的广东省重点项目景区鹿鹰科普生态园迎来了一批又一批游客。每逢节假日,刘家福的角色就会从“乡村医生”转变为“景区医生”,将医疗服务前移至景区,既为游客提供紧急医疗服务,还主动向游客普及健康知识。刘家福还定期为景区工作人员进行健康检查和急救培训,助力景区日常医疗安全。
“曾经有一名游客在景区突发心脏病,我们在现场做了及时医疗处理,有效阻止了病情恶化。”在刘家福看来,他的工作不仅仅是守护村民的健康,更是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希望通过志愿服务让游客在石前村玩得开心、舒心又放心。”他说,这是他的心愿,也是他作为村医的使命。(惠州日报记者卢泓宇 黄宇翔 通讯员周鑫 郑志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