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第二期)召开
8月底前创建千户“美丽庭院”
对老旧庭院进行改造更新,打造成“网红打卡点”;利用废弃瓦罐、水缸、旧轮胎、树枝等废旧物件扮靓庭院;分类创建“美丽庭院+”矩阵,以点带面推动“一村一院一景一业”华丽蝶变……记者从日前召开的仲恺高新区“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现场推进会(第二期)获悉,目前,仲恺高新区创建“美丽庭院”300多户,接下来,该区将在巩固“美丽庭院”创建的基础上,持续推动“美丽庭院”提档升级,力争8月底前全区“美丽庭院”创建数达到千户以上。
金星驿站。
就地取材,微改造扮靓庭院
会前,与会人员实地观摩了潼侨镇金星驿站、金星亲子园等“美丽庭院”示范点。
走进金星驿站,一只展翅高飞的蓝色大鸟墙绘分外引人注目,窗户则装饰成鸟笼,别具一格。环看四周,篱笆作墙,绿植高低错落,院子中“小溪”流水潺潺,溪旁有一座小亭独立,让人不禁生出“坐看云卷云舒”的闲适之情。据金星驿站主人温嘉玲介绍,她回家探亲时发现村里环境优美、交通便利,于是仔细拾掇爷爷留下的废旧小院,打造了这方“美丽庭院”,没想到一下子成为网红打卡点。
金星驿站是潼侨镇“美丽庭院”建设的缩影。潼侨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张晓敏介绍,今年以来,该镇坚持党建引领,因地制宜打造了一批风格各异的“美丽庭院”。强化党建引领,坚持“支部带动+党员带头+巾帼推动+群众响应”的工作思路,摸清有发展潜力的院落228户,累计评选区级“美丽庭院”9户、镇级18户、村级30户;凝聚巾帼力量,发动300余名巾帼志愿者开展房前屋后清扫垃圾、种花栽树等美化净化活动,累计开展庭院规划“微改造”、修剪美化等工作覆盖40余户;坚持因地制宜,挖掘特色资源,探索“美丽庭院+休闲茶坊”“美丽庭院+特色餐饮”“美丽庭院+农业文旅”将“美丽庭院”转化为“美丽经济”,实现“绿富”双赢。
除了金星村,仲恺高新区其他各镇(街道)“美丽庭院”建设也各有亮点。陈江街道盘活40座老旧房屋,打造成“网红打卡点”,提供18个就业岗位,为村民增加6万元收入。惠环街道通过就地取材,指导辖区院落户主利用废弃瓦罐、水缸、旧轮胎、树枝等废旧物件进行改造,“变废为宝”扮靓庭院。沥林镇通过开展“美丽庭院”专题宣讲会,以先进典型辐射带动邻近的30余户参与“美丽庭院”创建。潼湖镇通过分类创建“美丽庭院+”矩阵,积极探索“美丽庭院+特色经济”“美丽庭院+文化传承”“美丽庭院+乡村治理”等模式,实现以点带面推动“一村一院一景一业”华丽蝶变。
坚持党建引领打造“美丽庭院+”矩阵
“‘美丽庭院’创建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各镇(街道)、各村(社区)、各相关部门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发挥好基层党建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抓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区党建工作办负责人在会议上说,仲恺高新区将把“美丽庭院”建设进度情况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的重要内容之一,推动以党建引领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实施“美丽庭院”建设行动,打造“美丽庭院+”矩阵,形成“美丽庭院+和谐家风”“美丽庭院+美丽经济”“美丽庭院+文化传承”“美丽庭院+乡村治理”的生动局面。
会议强调,接下来,要把“美丽庭院”创建与实施“百千万工程”结合起来,结合“四下基层”工作机制,持续加大走访力度,带领党员、干部、群众一起深入实施“美丽庭院”创建;各镇(街道)要围绕8月底前全区“美丽庭院”创建数达到千户以上的任务目标,制定好创建计划表,明确好工作任务、时间节点,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抓好“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各村要积极探索以“小庭院”带动“大产业”的庭院经济模式,盘活闲置庭院资源,统一规划改造升级,引入社会资本,实施专业化经营,促进村民增收致富。
文/图 惠州日报记者林丽娟 通讯员文竣 张辉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