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大小 :  小   中   大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文明城市
广东惠州与四川眉山在全国率先上演“跨屏秀”
时间 : 2022-06-17 08:55:00   来源 : 惠州文明网

  “一滴水可以见太阳,一个三苏祠可以看出我们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我们说要坚定文化自信,中国有‘三苏’,这就是一个重要例证。”

  ——2022年6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省眉山市中心城区三苏祠时的重要讲话

  “海山葱昽气佳哉,二江合处朱楼开。”“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东江之畔,岭东名郡惠州,东坡寓居地;峨眉之阴,“千载诗书城”眉山,东坡出生地。因北宋文豪苏东坡,这两座历史文化名城千里相连,千年回响。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赴四川考察,6月8日走进眉山市中心城区的三苏祠,了解三苏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以及三苏祠历史沿革、东坡文化研究传承等。习近平指出,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我们要敬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惠州&眉山千里“跨屏秀”。

  6月13日至21日,由惠州市委宣传部、眉山市委宣传部指导,惠州日报社、惠州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眉山日报社、眉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联合主办的“东坡传风雅 双城一线牵”——惠州&眉山千里“跨屏秀”活动举行,从历史荣光到现实美景,两座城市首度千里同屏、千里婵娟。苏东坡带给惠州、眉山的文化自信以及精神文化遗产,正在激励着两城踔厉奋发、共赢未来。

  今日之惠州,正朝着奋力打造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的目标铿锵前行。

  立足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四极”,在国家战略加持之下,眉山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

惠州日报报纸版面。

  东坡寓惠文化润泽千年

  为民情怀兼济百姓

  5000年文明史、2200多年建制史、1400多年建城史和1000多年得名史,这是惠州厚重的历史家底,为岭南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苏东坡的降临,影响了这座城的命运。

  北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年近花甲的苏东坡因宦海党争贬谪惠州,任无签署公事权力的“宁远军节度副使惠州安置”。

  惠州距离他年少时离开的故乡眉州(现称“眉山”)有千里之远。伴随他南下的家人,只有幼子苏过和侍妾王朝云。苏东坡和家眷一行于当年十月二日抵达惠州城。

  一开始,苏东坡住在惠州府城合江楼,后迁到桥东嘉祐寺,最后在白鹤峰买地数亩、作屋二十间,“规作终老计”。

  作为贬官,寓惠的苏东坡不能行使官权,但他利用关系和影响力,为群众做好事,为百姓谋福利。苏东坡还助力减轻赋税、广泛施药、救死扶伤、推广水力碓磨及“秧马”等先进耕作技术,赢得惠州百姓的爱慕和拥戴。

  现代作家林语堂曾在《苏东坡传》中评说,苏东坡“是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可谓中肯。

  “天下不敢小惠州”

  真正让苏东坡自鸣得意并最终赢得惠州人永久怀念的,是修堤治湖、倡筑西新桥、东新桥等善举。

  苏东坡一生游历西湖无数,“东坡到处有西湖”。“山水秀邃”的惠州西湖让苏东坡倾倒着迷,吟咏不辍。苏东坡称丰湖为西湖,将丰湖月夜的美景媲美杭州西湖,“一更山吐月,玉塔卧微澜。”纵笔绘写这泓湖水,从一更写到五更。

  苏东坡的人格魅力和不朽诗篇,以及他和王朝云哀婉凄美的爱情故事,为惠州西湖山水添注了诗情缭绕的人文气韵,引起海内外对惠州的广泛关注,使得惠州西湖的名气并肩杭州西湖。

  苏东坡不仅是惠州西湖的文化推广者,还是整理湖山的实践者。苏东坡看见人们往来惠州府城、归善县城不便,出入西湖亦多有阻隔,于是倡议修筑苏堤、西新桥和东新桥。这是惠州城建史的盛大工程。

  北宋绍圣四年(公元1097年),命途多舛的苏东坡再贬海南岛儋州。“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惠州成为苏东坡魂牵梦绕之地。

  作为一个具有惊人创作力的文豪,寓惠期间的苏东坡,思想走向成熟,文学创作获得丰收,“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等更是成为千古传诵的佳作。

  东坡寓惠比肩唐代韩愈刺潮,促进岭南文化发展。清代诗人江逢辰赞叹,“一自坡公谪南海,天下不敢小惠州”,诚如斯言。

  “远者来、近者悦”

  “奋厉有当世志。”受东坡寓惠文化影响,历代惠州人励精图治、奋楫争先。

  苏东坡一生秉持家国情怀和民本情结,寓惠期间的惠民之举垂范今世。

  多年来,惠州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使得“惠民之州”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品牌。今天,惠州提出持续擦亮“惠民之州”品牌,促进共同富裕,让苏东坡民本情怀的价值得到升华。

  苏东坡平生功业中的闪亮点——“两桥一堤”所承载的城建思想也在惠州得到生动演绎。惠州全面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如大手笔规划启动“丰”字交通体系建设、加速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半小时生活圈”等,回应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近年来,惠州紧紧围绕广东省委“1+1+9”工作部署,抢抓“双区”和横琴、前海两个合作区建设重大机遇,“2+1”现代产业集群蓬勃发展,GDP从3000多亿元增至近5000亿元,工业总产值突破1万亿元,跨入全国“万亿工业大市”方阵。

  往事越千年,苏东坡的如椽巨笔和人格魅力至今让惠州人怀念。一个“远者来、近者悦”的惠州,正在焕发岭东名郡时尚魅力,成为宜居、宜游、宜业、宜创的活力之城。

  东坡故里文化辉耀古今

  坤维上腴,岷峨奥区

  一提起眉山,人们就会想到苏东坡,想到“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的文化传奇。眉山孕育了苏东坡,给他成长的沃土;眉山也因苏东坡而闻名天下,东坡文化滋润着这片大地。

  眉山,拥有2300年州郡建制史,古人以“坤维上腴,岷峨奥区”称赞眉山,意为“天地间最肥沃的土地,岷江与峨眉间最神奇的地方。”

  眉山位于成都平原西南部,是“天府之国”的重要组成部分。岷江、青衣江穿流而过,为眉山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也留下了宽阔肥沃的河谷平原。

  唐朝时,眉山成为川西南的粮仓和蚕乡,也是川西南最大的物资集散中心。

  仲夏时节,习近平总书记再赴四川视察,首站正是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以永丰片区为核心区域的岷江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首批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之一。

  在眉山,永丰不是个例。眉山依托独特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泡菜、柑橘、葡萄等特色产业,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泡菜、平面竹编、晚熟柑橘生产基地和四川省最大的枇杷、水产种苗、设施葡萄、奶产品、蜂产品、藤椒油生产基地。

  目前,眉山拥有19个国家级农副产品基地、13个中国特色农副产品之乡、24个全国地理标志农产品。

  千载诗书城,无处不东坡

  眉州文化鼎盛,不断出才子文人,尤其是“三苏父子”这样的贤才。宋仁宗忍不住感叹——“天下好学之士多在眉州”。

  东坡文化的流风余韵,千百年来滋润着这片土地。

  眉山人也以一城铭记东坡。嘉祐桥、喜雨桥、徐州桥、明月桥……眉山城区东坡岛上,苏东坡典领八州、纵横北宋疆域时留下的史实和诗词文赋,融入了10座桥名及文化创意。三苏祠古祠风韵、文脉悠长,展陈着苏洵、苏轼、苏辙的生平、著作和上万件文物和文献资料。

  来到眉山,似乎空气中都弥漫着苏东坡的气息。从公园到街道、学校、商铺、住宅小区,以“东坡”命名的数不胜数,对东坡的怀念与对东坡文化的传承,融入城市生活。

  东坡湖畔远景楼,灰瓦、白檐、褐柱浑然天成,夜幕下,塔楼彩灯齐亮,晶莹剔透又神秘旖旎。与远景楼遥望、东坡湖水环绕的,是网红打卡地——东坡岛。岛上3000亩的东坡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会客厅”;音乐喷泉将眉山的人文、历史、艺术融入气势恢宏的音乐水舞之中。

  千年前,苏东坡用诗词佳作让世人对眉州心生向往。千年后,眉山120余处景区景点、33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引八方游客驻足,被评为亚太地区(二三线城市)首选旅游目的地、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城。

  眉山不仅仅有美景,更有让人难忘的“东坡味道”。眉山作为“中国川厨之乡”“中国东坡美食文化名城”,曾被中央电视台纪录片《一城一味》评为中国七大美食城之一。

  机遇叠加,奋力争先

  作为四川最年轻的城市,建区设市之初,眉山城区只有“九街十八巷”,面积不到10平方公里,人口不到10万人。20余年来,成都之南,一个宜居宜业的现代化眉山正在崛起。

  眉山,已融入成都半小时经济圈,与成都共享双流、天府两大国际机场。

  2020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第四极”。眉山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成都都市圈重要组成部分,“双城”“同城”战略交汇,成为“圈中圈”“核中核”。

  当前,眉山正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国家级新区四川天府新区建设、成都都市圈建设等战略机遇,聚力制造强市、开放兴市、品质立市,奋力建设成都都市圈高质量发展新兴城市,着力打造具有核心优势的高技术制造基地、成渝地区重要的高水平开放门户、美丽繁荣和谐的高品质生活城市。

  作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眉山立足“品质立市”,加快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设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眉山。

  一座底蕴深厚、活力迸发、开放包容的魅力之城里,东坡精神正焕发出新的时代价值,化为每一个眉山人的自豪与认同。

  网友“面朝大海”:惠州眉山千里姻缘坡仙牵。

  网友“文熠载道”:在惠州读大学时就想惠州眉山啥时候来一次互动,没想到今天实现了。

  网友“周华”:奇妙的缘分,感谢东坡! 这次可以同时欣赏眉山和惠州,赞!

  网友“荒野的月光”:这样的文化交流多么美好! 因东坡而相互学习欣赏!

  (文字: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眉山日报记者辛凯 余毅 图片:惠州东江图片社 眉山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