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在山野中尽情挥洒,远处的山林郁郁葱葱,碧蓝的水面波光粼粼……在惠城区横沥镇北部,有一个森林覆盖率达93%的小村庄,名曰黄沙洞村,如诗如画的乡村风景,每天都能吸引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尽享诗意生活。
说起黄沙洞的由来,要回溯至明代末年。作为客者的刘氏从梅州迁入后,因出于对当地黄氏族人的尊重,且该地以马鞍山夹成“洞”,即“黄氏人家的山洞地”,久而久之便成“黄沙洞”。不过,今日之“洞”已非昔日之“洞”。乘着乡村振兴和“百千万工程”的东风,黄沙洞村依托森林、水库、温泉等自然资源,构筑乡村新景象,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道路,年接待“进洞”游客超20万人次。
依托自然资源推动文旅发展
黄沙洞村村道干净整洁,特色民宿林立,从村口沿着省立3号绿道行至金沙湖水库大坝,沿途田园风光美不胜收,金沙湖水库周围群峰起伏,远处林木苍翠,竹影婆娑,置身此地,令人神清气爽,忍不住尽情“吸氧”。
“黄沙洞村有着风景秀丽的1公里田园绿道及6公里环湖碧道,景观道、停车场、驿站等主体配套完善,是游客徒步赏景的好地方,也是骑行爱好者喜爱的打卡点。”黄沙洞村村干部刘锦华说道。
黄沙洞村金沙湖水库沿途风光美不胜收,6公里环湖碧道是游客徒步赏景的好地方,也是骑行爱好者喜爱的打卡点。
近年来,黄沙洞村大力完善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设施,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刘锦华介绍,黄沙洞村面积约12万平方公里,距横沥圩镇约16公里,辖区有林业用地面积1.1万余亩,是原始森林、水库、天然温泉等自然资源汇聚之地,拥有古温泉文化广场、金沙湖水库等多个景点。依托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黄沙洞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通过林地出租、村企合作、土地流转等方式,发展特色民宿、生态种植等,目前,村内有特色民宿约50家,农家乐约20家,年客流量约20万人次,有效带动村集体增收,目前村集体年收入超20万元,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不仅如此,黄沙洞村更大力涵养文明乡风,凝聚乡村振兴合力。例如建设网格化治理中心,助力智慧乡村建设;村企合作建设文化馆,展示黄沙洞村历史文化,通过书画展增加文化熏陶;推行“乡村治理”积分制,全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治理工作格局;设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游客提供便民服务,为村民提供免费书画培训等。近年来,黄沙洞村先后获评“全国文明村镇”“国家森林乡村创建工作样板村”“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示范村”等称号。
“来这里,可以泡温泉、体验农家乐菜式、沿水库徒步,很舒服。”来自江苏无锡的游客梅先生说。
引进企业带动村民增收
在金沙湖水库边,一座装修雅致的民宿引人注目。来到这里,游客可享受吃、住、行全包“一条龙”服务。环湖绿道徒步、蔬果采摘、特色农家菜品尝……丰富的乡村活动让人流连忘返。
游客到黄沙洞村游玩。惠州日报记者钟畅新 摄
“当初正是看中了家乡的发展,带着乡土情怀,回到家乡创业,搞民宿。”世鼎文旅规划管理(惠州)有限公司负责人刘记生说,2019年他通过土地流转盘活村里500亩撂荒地,至今已建设4家民宿,共计50张床位,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
“这些年,在镇政府和村委的大力推动和引领下,有了‘百千万工程’力量的注入,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发展乡村旅游产业的信心也更足了。”刘记生说,随着进村的游客越来越多,目前他们正在加建太空舱,增加餐饮产业,打造集休闲娱乐、康养度假于一体的农文旅体度假区。
蒸蒸日上的民宿产业,有效带动了当地村民增收。根据淡旺季不同,民宿聘请20多至40多个本地及周边村民帮忙打点,他们人均年增收约6万元。发展民宿带动了沿线村民销售农产品,刘记生还特意给村民搭棚,支持村民卖蔬菜、水果等农产品。
黄沙洞村发展乡村旅游的步履不停歇。刘锦华说,接下来,村里还会继续引进有实力的企业入驻,发展乡村旅游项目,计划增加一些娱乐设施,打造水上乐园,发展高端民宿康养产业。(惠州日报记者陈春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