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大小 :  小   中   大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我们的节日
老字号月饼的四代传承之路
时间 : 2022-09-12 10:15:00   来源 : 惠州文明网

  桂花香,月饼圆,微凉中秋兴味长。今年中秋假期,琳琅满目的各式月饼和礼盒包装,陈列在惠城区汝湖镇仍图圩各个月饼店。说起仍图月饼,汝湖、横沥、水口、泰美等地居民并不陌生,这是他们一年一度的乡土味道。据了解,仍图月饼最早的字号,要从益生月饼说起,如今走过四代人的传承之路……

  第一代

  广州学饼艺,创立本土牌

  益生月饼创始人陈水生20世纪初期生于一个做饼世家,其父母是“饼贩子”,自做杂饼、糕点、芝麻糖等,用箩筐挑着下乡贩卖。陈水生小时候经常跟随父母走街串巷,饿的时候直接拿杂饼来吃,经常吃得一嘴都是杂饼的碎屑……

  多年后,回忆起爷爷陈水生的生平,已届知天命之年的陈文忠依然感慨万千。陈水生长大后,没有继续他父母的“饼贩子”工作,后来,陈水生有机会到广州一家酒楼学做点心,勤快好学的他还学会了广式月饼生产的整套流程,掌握了叉烧、豆沙、莲蓉和五仁月饼样式的制作。陈文忠说,在仍图传承了40多年的月饼样式,就是源自这一次去广州取经。

  学成回乡后,还没来得及大展拳脚,陈水生碰巧进入仍图供销社工作,一直工作到退休。退休赋闲在老家仍中村的陈水生,不甘心一手好手艺失传,带着后辈开始做杂饼和月饼。月饼印上“益生月饼”,寓意生生不息,仍图第一家月饼店诞生了。“益生月饼”的包装纸把月饼卷起来,四个月饼包扎为一筒,成为不少仍图人的童年记忆。

  没过多久,恰逢改革开放,陈水生承包了仍图圩“瀛图茶楼”。平时做茶楼生意,进入七八月份就主营月饼。这一做就做了10年的月饼生意,在仍图广为人知。

  第二代

  开摩托下乡推销,由批发转零售

  到了1989年,陈水生的儿媳妇谢彩浓开始继承家里的月饼和杂饼制作技艺。谢彩浓接手后,为了扩大销量,还请人开摩托车取代挑箩筐的方式下乡卖杂饼和月饼。谢彩浓很重视月饼馅的真材实料,“为了保证最好的原材料,哪怕贵一点也没关系,目前的供应商已经合作了20多年。”

  “以前益生月饼仅仅是瀛图茶楼的一个兼营业务。”到了1997年,仍图的月饼店已多达七八家。为了突出益生月饼的品牌,谢彩浓将“瀛图茶楼”改名为“益生酒楼”,杂饼的业务也放弃了。同时,谢彩浓还放弃了招批发商的经营方式,只做零售,让客人买月饼时认准“益生酒楼”的月饼。

  第三代第四代

  学习新技艺新样式留住家乡味道

  陈文忠小时候看着母亲谢彩浓做月饼,称料、搓皮、包馅、印字、烤饼,几乎每个程序都看在眼里。到了2008年,他开始全面接手“益生酒楼”的经营,负责“益生月饼”的生产和业务,走上益生月饼的传承之路。

  陈文忠坚守老一辈的月饼经营理念,纯手工制作,且保证质量,定价也亲民,受到了本地人和当地公司、工厂的欢迎。

  陈文忠表示,益生月饼的口味尽量迎合大众,靠童年的老味道、老记忆,让顾客们对益生这个老字号念念不忘。

  陈文忠的女儿每年到了暑假期间,也帮忙制作月饼。她刚大学毕业,立志成为“益生月饼”第四代传人。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她思路更加开阔,也有自己的想法,“准备到外面学习月饼的新技艺、新样式,融入祖辈的传统手法,让益生这个老招牌焕发青春。”

  (惠州日报记者侯县军 曾镜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