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R技术导入新课,学生们用平板进行课堂游戏和课堂练习,小组合作运用视频对话和音频导入技术……日前,惠州市第十一小学方直分校吴淑君老师的一堂语文课,让人看到了该校“智慧教育”的科技含量,不仅有效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利用大数据分析实时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和培优辅差。而“智慧教育”如今在学校老师、学生、家长口中成为了“热词”。2021年9月,该校获评惠州市文明校园。
老师通过大数据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
记者了解到,惠州市第十一小学方直分校作为惠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学校,通过升级硬件设施,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青年教师信息技术2.0应用技能比赛、应用技术分享会等举措,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促进信息技术和学科教学、校本课程的有机整合。如今,无论是利用信息技术创造真实学习情境,还是基于数据的个别化指导,以及在“智慧教育”环境下创新教学模式,全校教师都能够熟练地在课堂上运用信息技术,让智慧云课堂更高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学习增值,在学校得到个性化的成长。
该校校长谭文娟告诉记者,本学期,学校升级改造了录播室和观摩室等配套设置,完善了智慧教学环境的硬件资源,通过多媒体技术融合,老师们可以拍照上传、绘制思维导图、在课件中插入游戏、互动答题、视频音频剪辑等一系列“智慧教学”,给学生创造了真实的学习情境,课堂的趣味性大大增强。同时,学生们在智慧课堂上通过平板可以实时听写、课堂竞赛、分享收获,而且可以形成精准数据,方便老师实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个性化点评和指导。
同学们纷纷表示,上课方式非常新颖,新科技融入到课堂中,学到了许多没有学过的知识。吴雨馨同学说:“用平板上课,增加了动手能力,更有趣,而且在课堂上可以和同学一起互动做题,而且老师也可以实时掌握我们学的怎么样。”
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
打造“智慧教育”,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尤为关键。如何将信息化智慧教学与个性化教学有效融合?如何针对学情,转变教学方式,实现精准教学、智慧培优?智慧课堂中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惠州市第十一小学方直分校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进行了一系列培训。例如,邀请惠州市仲恺第二中学黄喜锐主任来校进行培训,从如何制作课件、课堂活动应用、利用手机辅助教学等方面着手,重点介绍了导入课件、添加动画、图片剪裁和抠图去背景、课堂活动应用、AR技术的使用、手机APP辅助教学等内容。
在加强教师培训的同时,该校还开展了青年教师信息技术2.0应用技能比赛,以赛促研、以赛促优进一步提高教师团队的信息素养,促进学校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发展,让课堂教学真正做到“提质增效”。比赛中,40位青年教师精心准备,充分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带来了一节又一节精彩纷呈、亮点迭出的优质课。
培育智慧型的教师队伍的同时,该校也涌现出信息技术应用教学能手,该校程惠老师获“2021 年广东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典型案例遴选”优秀奖。蓝明俐老师在2021年惠州市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专家送教指导研修班中,汇报课例荣获优秀课例奖。
(文图:惠州报业全媒体记者涂坚 通讯员杨瑞儿 张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