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体大小 :  小   中   大 ] [ 打印 ] [ 关闭窗口 ]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县区推介 > 县区联播
龙门新增5项市级非遗项目
时间 : 2024-03-07 10:54:00   来源 : 惠州日报

龙门新增5项市级非遗项目

为地派山茶制作技艺、清明艾糍制作技艺、蓝田带仔编织技艺、南昆山造纸技艺及自然蜂疗

龙门艾糍。

龙门县蓝田带仔编织技艺。 本组图片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融心 摄

  甲辰龙年大年初一,“龙门非遗闹新春”巡游活动吸引了大批市民、游客到现场观赏非遗项目展演。近日,龙门非遗项目又传来好消息:惠州市人民政府于2月28日公布惠州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34项非遗代表性项目入选。其中,地派山茶制作技艺、清明艾糍制作技艺、蓝田带仔编织技艺、南昆山造纸技艺及自然蜂疗5项非遗项目成功入选。

  据介绍,此次入选项目涉及传统技艺、传统医药2个门类。5项非遗项目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具有重要历史、文化、医学价值,且与百姓的日常生活和文化旅游业发展密不可分,进一步丰富了市级非遗项目名录体系,凸显了龙门非遗保护传承工作的一系列成效。

  据统计,截至目前,龙门县共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项(民俗舞火狗、传统民间舞蹈舞火狗、传统灯彩虎头花灯、传统技艺林村盒箩),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13项(龙门农民画、龙石头醒狮、王赛春堂舞貔貅、梅花拳等)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45项。 (惠州日报记者黄宇翔 通讯员龙旅宣)

  相关链接

  5项新增市级非遗项目

  地派山茶制作技艺

  地派地处龙门北部生态区,山高林密、海拔高、负氧离子丰富、雨量充沛,是茶树的绝佳种植地。依山绿涌成浪的茶树,终年饱食山水负氧。正是无污染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了地派山茶种植的自然条件,造就了地派山茶与众不同的优良特质。

  地派山茶(春茶、夏茶、秋茶)采摘时间段以早上晨露干后到朝阳未出时或者傍晚夕阳下山到夜露来时为最佳。主要采摘“一尖两叶”的茶叶制茶为优良品种,在采摘过程中要始终保持茶叶的透风,不宜堆积。采摘的茶青要迅速晾开,并挑除老叶和杂物,保留嫩芽。最后一道工序炒茶又分为三个步骤:杀青、揉捻、烘干。

  清明艾糍制作技艺

  龙门人清明吃艾糍的传统源于清代中期。每逢清明时节,龙门都有做艾糍的习俗。根据民间流传下来的说法,清明时节做艾糍是龙门人祭奠先人的一种方式,同时,清明吃艾糍可以防风防雨,寓意在田间劳作不怕风吹雨淋。因此,清明艾糍制作技艺和吃艾糍的传统一直流传至今。

  蓝田带仔编织技艺

  龙门县蓝田带仔编织技艺始于清代中期,至今已流传300多年。带仔具有颜色鲜艳、美观大方的特征,是蓝田瑶族同胞嫁娶新婚之时的必备礼物。带仔意义重大,当地人结婚时会把带仔系在身上、挂在婚房门口,寓意早生贵子。

  织带仔考验的是耐心,需要用六七十条乃至上百条丝线进行编织,另外,织带仔也讲究季节,夏天炎热,手指容易出汗,会影响带仔的质量。因此,一般要到秋凉才开始织带仔。织好的带仔上,有猪肚、鸡嘴、筷子、榄仔榄壳、松仁松籽等图案。在蓝田瑶族乡的方言中,松籽和“重喜”相近,榄仔和“揽子”相近,而鸡嘴、猪肚则是农耕生活的象征。

  南昆山造纸技艺

  南昆山造纸技艺流传于龙门县南昆山,目前能查阅到的最早南昆山造纸有关记载,是清代康熙年间《龙门县志》上的记载。南昆山上多竹林、多溪流,这正是传统造纸的两大先决条件。清代至民国时期,造纸业在南昆山地区相当繁荣。造纸作坊分布广泛,大多选在依山傍水的地方,既可以利用水流因落差产生的势能作为动力进行打浆,又可以方便采用附近生长的竹子进行生产。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南昆山造纸业已颇具规模。

  自然蜂疗

  自然蜂疗(蜂针与蜂毒药蜡)是通过瑶族祖先们的指药传授、指症传经方式,传承至今。其作用通过蜂针直刺法(蜜蜂疗法之一种)加上“瑶医打药蜂灸外敷膏”治疗癌症、手足皲裂、口唇爆裂、跌打骨折、风湿病等,历来得到广大患者的公认。

  (黄宇翔)